)在斯坦福大學出席一個中國互聯網發展研討會時,在答問環節,聽眾問馬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于阿里巴巴收購雅虎。馬云沒有打任何太極,而是用了三個“非常”直抒胸臆:他回答說,“對,我們非常有興趣”,他又強調說,“我們非常、非常有興趣收購雅虎,因為阿里巴巴對雅虎如此重要,雅虎對我們也非常重要。”(10月2日中國新聞網)
就一個重要的收購的基本邏輯而言,如果沒有一定的勝算,收購者是不會輕易向外界對收購及收購的前景進行表態的。在收購行動尚未正式啟動,關于收購的談判尚未正式開始之際,馬云一反常態向雅虎高調示愛,是穩操勝券,還是打出的又一張“千回百轉”的牌,的確耐人尋味。因為,雅虎和阿里巴巴的關系,從2005年8月他們聯姻開始,就一直微妙而復雜。
馬云強調“非常、非常有興趣收購雅虎”,是有難言之隱的。2005年8月,雅虎以10億美元加上雅虎中國業務作價,換取其在阿里巴巴集團39%股權。這樁交易當時震驚了全球互聯網業界,業界普遍認為馬云做了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包括馬云自己。但是,5年之后,不僅這筆當年只有10億美元的投資如今的估值最少是100億美元,而且雅虎已經不復當年之勇,走上了難以挽回的王朝末路,這筆當年不怎么被看好的投資反而成了今天雅虎最值錢的資產。2010年10月,按照2005年時的入資協議:雅虎的投票權從當時條款約定的35%增加至39%,并有權從2010年10月起,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增加一名董事,而馬云等管理層的投票權將從35.7%降為31.7%,軟銀保持29.3%的經濟權益及投票權不變。這意味著,雅虎將成為阿里巴巴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股東,董事會人選的結構性變化,特別是根據協議規定的馬云將不再獲得“不被辭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職務”的保證意味著,雅虎對阿里巴巴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已經擁有了實質的控制權。這筆10億美元的收購在5年后威力大顯,不僅使阿里巴巴的管理團隊失去了第一大股東的地位,而且隨時有可能被董事會解聘掃地出門。
馬云及其管理團隊面臨創業以來難以破解的尷尬和困局。特別是,因為拒絕了當年微軟466億美元的優厚的收購方案,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被迫下臺,新的CEO巴茨對阿里巴巴執行了強硬的政策。在巴茨上臺之后,馬云及其管理團隊多次試圖回購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的股份或者減少雅虎的股份,都被巴茨斷然拒絕。在雅虎看來,隨著淘寶及支付寶等的上市,阿里巴巴的整個投資前景依然看好,他們絕不會讓輕易到手的控制權這么便宜地還給馬云,況且,對阿里巴巴的投資對于雅虎而言是如此地重要。雙方一個看好投資收益和控股前景,一個急于確保董事會的話語權不被旁落,可謂矛盾重重。但在巴茨的控制下,在阿里巴巴股權的未來上,雅虎無疑占據著絕對的主動。
對于馬云而言,為了避免被雅虎掃地出門的尷尬,其有三大選擇:一是回購雅虎持有的股份,目前來看,雅虎不會同意;其二,聯合軟銀的孫正義對抗雅虎,但這并非長治久安之計,孫正義對馬云再有知遇之恩,也確保不了雙方可以好一輩子,畢竟不是真正的父子關系;其三,阿里巴巴反過來收購雅虎,而這需要雅虎董事會的同意和一個合理的出價。
馬云迎來了真正的轉折點:今年9月,雅虎董事會電話解雇了與馬云個人關系不佳的CEO巴茨,起碼就個人關系而言,一個和馬云已經陷入僵局的巴茨的離去,對于馬云而言無疑看到了收購雅虎的曙光。馬云很好地把握了這個機會,高調對外界表示,他已和有關人士接觸,表達了收購整個雅虎的意愿,而不是只是參與其中一部分。
但是,如果冷靜分析,巴茨的離去,只是讓馬云和雅虎管理層沒有了針尖對麥芒的矛盾,可并不意味著阿里巴巴管理團隊收購雅虎的主要障礙已經完全掃除。就阿里巴巴收購雅虎的前景而言,馬云仍然面臨三大難關:一是馬云的個人聲譽問題。眾所周知,由于今年爆發的支付寶股權變更糾紛,馬云在整個支付寶股權轉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支付寶的股權最終轉入馬云個人注冊的公司,使得其在美國資本市場的聲譽飽受質疑。盡管最終馬云和雅虎就支付寶股權轉移的補償已經達成了協議,但修復市場對其的聲譽評價尚需時間;其二,由于有之前微軟收購雅虎給出的466億美元的報價,而目前雅虎的市值卻只有185億-200億美元,阿里巴巴要收購雅虎,最高報價也不會超過300億美元,這可能讓雅虎的股東和投資者不太會買馬云的賬;其三,更重要的,在美國的大選之年,馬云如果真的啟動對雅虎的收購,恐怕會引發又一輪關于美國經濟安全的爭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將成為馬云人生之中最難以逾越的挑戰。
就收購金額而言,這不僅是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的最大一筆收購,也是中國企業海外最大的收購之一,遠遠超過了當年聯想收購IBM的交易額。筆者前面所列的三大障礙也預示著,這不會是一起輕松的收購,外界能夠體會馬云的迫切心情,但收購永遠都是一筆交易式的婚姻,締結婚約的過程不僅艱難,婚后的生活更是難料。況且,這真的又是一起明星級的收購,想低調都不可能,前景非常難料,馬云應該有更多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