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分析師說百度買好耶比買搜狐更合適?不見得。從某一點角度觀察,買搜狐比買好耶更合適。
美國投資網站Fool今天發表分析師里克•穆納里茲(Rick Munarriz)的文章稱,百度(Nasdaq: BIDU)有意收購搜狐(Nasdaq: SOHU)的傳聞是毫無根據的,盡管百度收購搜狐可以帶來很多好處,但百度不會采取這樣的措施。他也提了一句,買好耶都比買搜狐合適。
問題的第一層是百度為什么要買?這個老百度們對此深有體會。
百度在諸如貼吧、百科、MP3等諸多應用上一直投入很多,卻變現很低。內部人估算是60%的流量都沒有為百度產生20%的收入。百度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為人民幣19.14億元。也就是說,競價排名以外的產品,一個季度產生的營收都不足3.8億。
3.8億,對其他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大收入,但是對百度來說不夠。尤其是百度希望能維系快速發展、開拓國際市場的今天,大本營的鞏固就更顯示重要。
過去,百度也一直在嘗試希望能提高這些流量的收入。有一個外界忽略的部門叫“大客戶部”,這曾是百度寄予厚望的部門,曾經一度幾年迅猛發展,收入增長迅速,卻在百度圍繞競價排名的核心氛圍中,慢慢衰弱。
百度曾也投入了財經頻道、娛樂頻道,最終這些轉與和訊網合作。也曾拿過新聞牌照、也曾招募了多位新聞總編,卻因為沒有合適人選而夭折。究竟原因,恰恰是矛盾的所在:客戶認可百度的流量,卻認為他只是工具,而不具備媒體屬性。要想讓競價排名之外的產品收入獲得大幅增長?就必須要增加媒體屬性。
這是我們所聽到的百度可以買搜狐或是好耶的傳聞根源所在。
第二層問題是百度買誰合適?
這還真是個問題。為什么好耶比搜狐合適百度?為什么就不是搜狐?
好耶是一家廣告代理公司。如果要說合適,那就是:1、好耶過去業績還不錯,經營過程中對客戶的媒體追求很了解;2、包斷了許多網站的廣告資源或是頻道資源,合作的話就可以將百度的流量打包進去,增加百度非網頁廣告收入。好耶之強,正是在于流量變現能力。
這不是不可能,事實上,百度MP3正是外包給了好耶如此運作。這是百度計劃采取的措施之一。江湖傳言許久:百度希望將一些非網頁廣告業務外包出去,一度和一家大廣告公司洽談許久,只是因為價格問題而沒有談攏。
但問題是,百度買廣告代理公司做什么?他現在的大客戶,幾乎都是由各大廣告代理公司給他提供的。買了好耶,如何平衡其他廣告代理公司的擔憂?顯然好耶并不適合百度。
但搜狐不同。這家門戶網站近年來在游戲領域一直發展迅猛,門戶廣告收入則被騰訊反超。要想繼續在門戶上發展,需要更大的投入,但這對現在的門戶格局來說,意味著更大的成本投入和人力物力的投入。
如果有百度的奧援,則一切不同。搜狐也反過來幫助百度彌補了缺乏媒體屬性的關鍵環。雙方重新調整媒體戰略,合并優質媒體資產,那么將是一個新的巨大想象空間。
不一定是收購,或許雙方像搜狗那樣組建個獨立公司?為什么不呢?
第三個問題是什么時候?當然不是現在。
擺在李彥宏的案頭一直是個大矛盾,天天在打架。搜索一定是第一,是核心。可是競價排名的市場再怎么好,也有增長速度放緩的時候,下一步怎么辦?下一步一定包含了百度要增加媒體屬性的動作。
百度也一直有一個習慣,看過去的大事件,熟悉的人們會發現百度要布一個局,能忍住幾年時間。媒體屬性的增加上也是如此,從做財經娛樂的試探及外包,到大客戶部的組建,都是充分試水了解市場。
那么什么時候百度會出手?答案就是:當競價排名增長有放緩跡象、或想更大規模增加收入的時候,后者也包括了萬一應用開放平臺無法承載起收入快速增加這一重擔的可能。需要做的,就是看百度每個季度的新財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