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反對美國反盜版立法,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將英文版維基百科關閉24小時,以表達抗議,這種大型網站遇到這種特例情況的操作手法,很值得SEO從業者學習借鑒。
在英文維基百科“關閉”期間,任何用戶訪問該網站,都無法看到原有的內容,而是顯示一個抗議SOPA(反網絡盜版法)議案的頁面,但實際上我們只要在瀏覽器中停用Javascript,依舊可以正常訪問維基百科。
可以看出,英文維基百科并沒有大幅修改原始站點的頁面,也沒有進行重定向跳轉操作,而是通過Javascript腳本語言的方式,修改了原來網頁的CSS,對原始內容做了隱藏和遮罩,并顯示一段新的內容。
這種修改操作方式,有幾個好處:1)實施較為簡單,只要所有頁面都包含同一個Javascript文件,就只需要修改這個JS文件,即可實現“關閉網站”的操作,而不需要修改網站程序或者重建頁面。2)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避免SEO方面的損失,如果采用修改原始文件,或者301或302的方式跳轉,會影響全站的排名,英文維基百科在Google中的排名非常高,很多關鍵字排名第一,如果大幅做這樣的修改,很可能會讓Google認為這是作弊,從而降低該網站的排名,而因為Google不抓Javascript,因此使用Javascript進行修改所帶來的風險較小。
當然,這也只是適合短時間(一兩天)內操作,如果長時間通過Javascript修改網頁內容,依舊可能會對網站排名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