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閉幕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布要做“云”,也就是云計算。百度CEO李彥宏更是認為,云計算將引爆整個移動互聯網產業,并表示百度將會持續加大對百度云的投入,與開發者共贏移動互聯網時代。
國內最大搜索引擎也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的百度要投身做云計算,自然引起業內十分關注。尤其是李彥宏此前曾表示,“云計算只是新瓶裝舊酒”,前后的變化,讓人感到好奇。但不輕易露面、喜歡思考的李彥宏提出百度在云計算上的業務演進,很可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比起跟風做云計算的IT企業,也可能更給人啟發。
此前,無論是IBM、微軟、亞馬遜,還是國內的一些做云計算的企業,往往都是立足于企業自身的優勢業務,滿足終端用戶需求。不管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都是利用自己的數據中心和計算能力,為企業或個人用戶提供數據服務和軟件服務。從這個角度看,百度搜索其實天然就是“云”,用戶使用搜索得到結果,背后的數據運算等都依賴于遠程的服務器集群。這可能也是李彥宏此前對云計算做相對冷靜評價的原因。
當然,在這種云計算服務的發展中,也會產生更加細分的、更加新穎的服務形式和技術,比如在線殺毒的云安全服務、在線辦公軟件的租賃使用等。但總體上,正如業內人士所言,云計算的誕生是IT計算和服務能力到達一定量級的自然結果,就像微軟一樣,在擁有了足夠數據存儲能力和計算能力后,它需要有一個渠道將這種能力轉化成可創造效益的形式,而不是白白閑置。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云計算是一種繼承,是一種IT服務能力的延伸,創新的意義并不是石破天驚式的。
百度做云計算,是搭建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并不直接服務終端消費者,而是服務應用開發者,也就是給終端用戶開發最終服務和產品的個人或機構。實際上,百度開發者大會的參會對象是一些中小網站的站長和業內應用開發者,與上規模的互聯網網站和公司相比,絕大部分都算是這個行業的草根階層。
或許,百度的這個“云”策略也并不是太意外。去年百度首頁經歷十年來第一次改版,推出“不搜即得”的服務概念,包括“應用為王”的提法,實際上就是為第三方開發的產品提供平臺——使用百度搜索的網民用戶直接就可以停留在百度上閱讀電子書、觀看視頻或者玩在線游戲,而這些產品都并非百度開發。
顯然,百度的云計算走的是和此前云計算不同的一條發展路徑,它利用自己的技術、流量等優勢搭建平臺,在為開發者創造利益的同時也創造了自己的利益。這也對接了最近一段時期互聯網平臺開放的理念。從這點上說,它對移動互聯網甚至互聯網產業創新的促進可能將更加廣泛和深刻。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百度搜索仍然占有優勢,而由于移動性帶來的用戶個性化和軟件的“小巧”化,也給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開發成本降低等機會。數量龐大的這一群體,具有足夠的開發創新的原始動力和創業激情。如果這些開發者無需為經營渠道和流量等分心,只需專心于為用戶開發最佳體驗享受的應用,那么確實很有可能讓移動互聯網發展突破內容瓶頸,讓移動互聯網發展進入一個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