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即將量產的蘋果電視將搭載iOS操作系統,支持iCloud服務,可以通過iPhone或iPad進行操控;同時,據美國行業分析師透露,蘋果TV加入了iPhone4S擁有的語音控制軟件Siri,通過聲音、手勢都可控制,從而可以讓電視徹底擺脫遙控器。
蘋果電視強勢來襲———海外分析師稱,使用iOS系統的蘋果互動電視將于今年5月或6月投產,首批產量在200萬- 500萬臺,并于本年年底開始銷售。
不只是蘋果。微軟、谷歌等IT巨頭的角力已經由智能手機、智能電腦、轉向智能電視,這也讓國內廠商倍感壓力。創維數碼總裁楊東文坦言“蘋果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它要推出iTV,我們心理上有很大壓力。”
“微創新”看起來是目前可行的方案:創維、長虹、海信等廠商均推出可以語音控制的智能電視,創維首推的“云健康”電視,可以實時測量體重、脂肪、血壓等健康指數。
蘋果電視有望5月投產
杰富瑞投資銀行(Jefferies&Company)分析師彼得米塞克(Peter Misek)給客戶的最新研究報告稱,蘋果電視的特殊元器件已運往蘋果的亞洲面板供應商,偏光薄膜、過濾器和顯示屏組件已經開始小量交付貨。
據稱,這款產品將搭載iO S操作系統,支持iC loud服務,可以通過iPhone或iPad進行操控;同時,美國一些資深行業分析師透露,蘋果iTV加入了iPhone 4S擁有的語音控制軟件Siri,通過聲音、手勢都可控制,從而可以讓電視徹底擺脫遙控器。
彼得米塞克稱,蘋果iTV將于5、6月份投產,產能在200萬至500萬臺,第四季度可望上市。
蘋果此前已經推出了Apple TV機頂盒,可以幫助用戶下載電影和電視節目,以及在線視頻內容。更有消息稱,蘋果已經與多家電影制片商和電視網結為合作伙伴關系,打造了規模龐大的內容庫。
電視的互聯網化改造
“蘋果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它要推出iTV我們有很大壓力。蘋果的產品肯定是發揮公司在互聯網領域的優勢,另外蘋果一直追求最高配置,我想他們在畫面顯示質量上,會有很高的要求。”創維總裁楊東文并不諱言蘋果殺入電視圈帶來的挑戰。
不只是蘋果。微軟也不掩飾自己對電視領域的勃勃雄心。微軟CEO鮑爾默說,電視不再是一個接收的終端,而是一個家庭娛樂中心,每個人通過這個大屏享受到的娛樂體驗更具互動性、社會性和娛樂性。去年底,微軟即計劃推出網絡電視,號稱能透過聲控與動態感測來切換電視頻道。
谷歌則早在2010年便推出Google TV,今年將推出兩款第二代平板電視;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12國際電子消費展上,聯想集團也發布了最新款的高端智能電視產品,正式進軍智能電視領域。
“傳統的電視是一點對多點的廣播式傳輸,受眾是被動地接受,現在,電視正在從傳統的廣播式傳輸向互聯網化改造。”易觀國際新媒體業務中心總經理荊雷說。
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微博)亦認為,彩電業正處在巨變中。“未來主導行業的將是半導體、芯片、操作系統。蘋果的電視戰略將在消費價值、產業結構、流通結構、價格結構四個方面給正在睡夢中的老電視行業帶來混亂。”
語音識別或成重要配置
本土豪強顯然不會輕易將市場拱手出讓。TCL董事長李東生(微博)向南都表示,TCL多媒體和TCL通訊將加強協同,已聯合成立了智能終端技術創新委員會,尋求下一代智能終端的技術突破。
創維則發布了全球首款具有健康管理系統的云電視“云健康”電視,預計于“五一”前全面上市。據了解,在云電視上可實時測量體重、脂肪、血壓等健康指數,通過云平臺對數據進行管理、分析和共享等。
長虹、海信也推出可以語音控制的智能電視,內置Ciri語音智能交互的長虹電視不用遙控器,只憑語音指令就能完成換臺、電視節目查詢、網絡瀏覽搜索、文字輸入等操作。而海信的語音電視可識別普通話,海信相關負責人稱,語音識別未來將成為智能電視產品的重要配置。
“從全球范圍看,彩電行業已步入‘智能時代’,即‘軟件即硬件、內容即服務’。”海信董事長周厚健坦言,盡管電視將成IT化的主角和家庭智能控制中心,但目前智能電視的接通率卻只在40%左右,智能功能基本被埋葬。即購買智能電視的用戶中,只有40%的用戶真正使用了智能電視提供的“智能服務”。
為保持競爭優勢,海信計劃向全社會開放源代碼,吸引互聯網玩家共同參與智能電視應用的開發,“我們希望2012年能產生屬于自己的千萬級應用,找到智能電視的‘憤怒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