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改委調查電信、聯通壟斷一事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之際,互聯網帶寬消耗大戶優酷高管昨日引用調查報告表示,中國企業的帶寬價格是美國的四倍。
三季度帶寬成本9240萬
昨日舉行的優酷三季報發布會上,本報記者向優酷CFO劉德(微博)樂發問:發改委調查中國電信(微博)、聯通的寬帶運營壟斷問題,視頻網站是否感受到壟斷導致的成本上升?劉德樂表示,國際調查公司ComScore的一個報告顯示,中國企業購買帶寬的價格與美國同類企業如Youtube比較“大概是四倍左右”。另一家視頻網站土豆網相關人士表示,優酷對于中美帶寬價格的比較“差不多”。
在電信、聯通壟斷爭議中,雙方無法互聯互通帶來企業“穿透流量成本”成為爭議焦點之一。對于穿透流量成本,優酷CEO古永鏘(微博)表示,“如果互聯互通做得好的話,我們的價格方面會有更多優化。”
優酷昨日發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優酷三季度的帶寬成本為9240萬元。優酷第三季度凈虧損為4750萬元,較去年同期降低11%。若帶寬成本與美國持平(降低到現在的四分之一),則優酷的虧損可減少一半。
分析稱互聯互通不暢加大接入成本
劉德樂稱,在中國帶寬基本上只能從聯通、電信兩巨頭手中購買,“還有一些小的寬帶運營商,但都很小,基本上不占主流”,美國有無數的運營商,他們之間必須有國家規定的統一的開放標準,而且有公共服務設施。 電信業專家項立剛(微博)介紹,電信的互聯網接入市場在南方占主導地位,聯通割據北方。若按照互聯互通的要求,電信和聯通的網絡將合成一張網,任何專線接入用戶只要接入電信或聯通中的任何一家都能接入網絡,但由于互聯互通不暢,只有和這兩家同時對接才能保障網絡的全國通暢,這就加大了接入的成本。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理事高紅冰認為,電信與聯通總計占95%國際出入口帶寬,事實上形成了對寬帶互聯網行業的壟斷。由于其他用戶要接入他們的骨干網絡才能上網,高紅冰對中國寬帶互聯網的價格做了分析:大型內容服務提供商(如新浪、搜狐等)需向其繳費,大約為3萬-10萬/G;電信增值服務商寬帶接入費用約為10萬-30萬/G;鐵通、廣電有線等弱勢運營商的寬帶接入價格為50萬-100萬/G;顯然電信與聯通一直把接入帶寬作為壟斷手段,沒有達到服務的平等性。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也認為,電信、聯通從上游骨干網帶寬上面卡住下游的競爭者。這是明顯的借助自己的市場支配地位排擠競爭者。 本報記者 陽淼 趙謹
■ 相關
優酷指百度是“創新殺手”
昨日,在優酷三季報發布會上,優酷CFO劉德樂表示,“任何市場只有充分競爭的情況下,最終才能給消費者提供最大的利益。如果看互聯網領域的話,中國有些互聯網巨頭,對于中國互聯網的創新是巨大殺手。在美國,對于搜索引擎都有N多次聽證會,讓CEO出席。中國什么時候開過這樣的聽證會?過去在搜索引擎沒有自己做視頻業務之前,來自搜索引擎的推薦份額比現在要高得多。這也就意味著,作為一個搜索引擎,如果對于所有提供創新服務的企業不公平,勢必導致搜索結果偏向自己的企業。”
目前,互聯網界提供視頻服務的搜索引擎有Google和百度,前者擁有Youtube,后者擁有奇藝網。Youtube在中國無法訪問,因此與優酷形成競爭關系的搜索引擎只有百度一家。
古永鏘點明了劉德樂上述話語所指的企業。他表示,自優酷上市以來,來自百度的搜索導引流量已經從流量總量的40%多下降到20%。“這一方面說明來自他們的流量的確在下降,另一方面也說明應對搜索引擎壟斷的好辦法是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用戶直接訪問我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