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國規模最大的電子商務行業性會議——全球網商大會“亮劍”西子湖畔。這一由阿里巴巴集團舉辦的行業盛典興起于2004年,今年已是第八屆。走過了篳路藍縷的初創期,2008年,第五屆網商大會與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旗下的亞太中小企業峰會一并舉行,網商大會由此升格為全球規模。此后,每年9月,全球網商大會都會成為業界動態的風向標。今年,“十佳網商評選”活動首次從網商大會的議程中剝離,成為獨立的業界評選。同期舉行的2011杭州網貨交易會也交出了現場交易額3.57億元,預計后續訂單15億元的亮眼成績單……
除了參與者云集響應,網商大會嘉賓陣容之豪華也歷來為人稱道。去年的網商大會邀請時任美國加州州長的阿諾德·施瓦辛格,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馬云共論人生夢想,被網友戲稱為“終結者與外星人的相遇”。今年,組委會繼續沿襲“高端路線”,邀請到知名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Facebook效應》作者大衛·柯克帕特里克分享對網商世界的判斷。同時,“人民搜索”網站總裁鄧亞萍、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寶潔大中華區總裁施文圣、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盧希鵬及“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也都與會暢談“網事”。
中國歷來有商幫文化。晉商、徽商、浙商、閩商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商幫都締造過光輝的歷史。隨著互聯網催生的電子商務大潮,地域限制被打破, “網商”在短期內崛起,成為全球經濟的中堅力量。圍繞“網商”群體,今年的大會集納業界、學界的智庫資源,以“開放、生態、繁榮”為主題,闡述行業現實,展望發展趨勢,會商無遠弗屆的大“網”給商業和生活帶來的變化。
那些網商改變的事
給寵物狗買健康無添加的狗糧;購置咖啡機、咖啡豆;選購英國伯爵牌茶包……這樣的“小資”生活并不局限于上海等發達地區,如今在西藏拉薩也能實現。淘寶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淘寶消費者購買金額增速最快的10個城市中,前3名均來自新疆,分別是圖木舒克、阿拉爾和五家渠。雖然有基數較低等原因,但在迅猛增長背后,祖國的邊陲早已不再是電子商務的“狂沙戈壁”,網商的強力“滲透”正繁衍出一片片“綠洲”。
全地域深入:激發內需
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經商從來不是易事,無論票號聯營或是茶馬古道,成功的背后都有著艱辛的付出。但在電子商務業態日臻成熟之后,全地域深入成為現實,交通的障礙得以克服,一夜之間,天塹變通途。
對于國人來說,網購已不再是發達地區的專利。ONLY、曼秀雷敦、BELLE等以往只在少數發達地區銷售的品牌,通過淘寶網,已經飛入西部地區的尋常百姓家。而新疆吐魯番的農民也可以在淘寶上賣自種的哈密瓜,通過航運空降全國各地。
實際上,素有“瓜果之鄉”美譽的新疆在網購上確實也在主打特色產品:20%的網商賣家收入來自干果、水果。今年6月,一批新疆吐魯番產的哈密瓜在淘寶團購聚劃算平臺上開賣,在短短3天時間內就通過團購方式售出15000多只,總計20噸。吐魯番的瓜農初嘗“觸網”的甜頭。這些哈密瓜從采摘到抵達消費者手中,也只用了三天時間。網絡流程的扁平化,也讓瓜農傾注在銷售環節的精力大幅縮減。另一個例子是,在2006年入駐淘寶的烏魯木齊紅棗賣家“樓蘭密語”去年的成交額達到2500萬元。
馬云在今年的網商大會上透露,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網絡購物增長速度達98%,遠超過東部。西部地區淘寶買家的“淘購”金額比2010年上半年翻了一番,總額達270億元。在漲勢背后,促進內需,主打三四線城市的策略起了很大作用。馬云表示,互聯網的力量是匯聚每個人的力量,“每個人為中國的內需市場激發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年,淘寶取消了交易額的考核指標。這一舉措旨在積極正面地促進內需市場,在2012年實現淘寶網營銷收入1萬億元的目標。
在馬云看來,三四線城市是驅動內需的核心。50年前,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在美國的三四線城市為超市布點,打造了改變美國內需市場的“沃爾瑪帝國”。如今,花數十年時間在三四線城市建設超市已不太現實,但網絡營銷能更為高效地深入觸角,拉動內需。馬云透露,今年中西部三四線城市的淘寶銷售額將超過700億元。
全領域覆蓋:多元可能
在打破傳統商業構建的地域格局的同時,網商也正逐步實現對全領域的覆蓋。
網上購置衣物、電器已是常事,但上網采辦汽車,多少有些新鮮。去年的網商大會上,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宣布 “開網店賣汽車”,此后吉利在淘寶網開出旗艦店。奧迪、寶馬、蘭博基尼等汽車經銷商隨后也進軍網絡,“大宗商品不能上網”的認知被打破。
今年的網貨交易會上,汽車首次以網貨的形式亮相。奧迪、現代、福特、雪鐵龍、標志、斯柯達等品牌廠商均攜車參展,現場購車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優惠。事實上,現車參會的目的主要不是直接銷售,而是通過“O2O”(線上線下商務結合)模式拉動網上汽車銷售。現場體驗試駕滿意的消費者,就可以從淘寶商城的網站中線上購車。
在網貨交易會凸顯新面貌的同時,今年評出的“2011全球十佳網商”也呈現出多領域覆蓋的可能性。
以有互聯網第一面膜之稱的御泥坊為例,雖然面膜面對的是小眾市場,但依托社交網絡的優勢,御泥坊主打口碑營銷牌,將小眾變成了大眾。自2006年底創辦以來,御泥坊保持著每年300%-400%的業績增速,銷量超過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
復旦大學博士阮華君背靠“珍珠之鄉”浙江諸暨,通過分享、互動、團購、會員四個步驟的企業社會化營銷模式,在線上線下凝聚了20萬左右忠誠客戶。此外,他還利用網商的優勢,聯合政府、高效、產業,為諸暨的珍珠產業提供轉型升級的平臺。由農業化養殖到工業化生產,再到網絡化銷售,阮華君的品牌成為網上珍珠粉的名品。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宋玲指出,“網商正日益成為驅動社會與經濟變革的重要力量。在今年評選的十佳網商身上可以看到,傳統行業在進一步電子商務化,電子商業也正在反哺工農業、幫助實現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開放、透明、分享、責任的特點為網商行業帶來了新風氣。”
業內人士指出,本屆十佳網商背后蘊含著當前電子商務的幾個發展趨勢。第一,抓住孔明燈、懶人椅等新興產業,利用社交網絡營銷的創新點,提升了市場反應與營銷能力。第二,傳統產業的電商化趨勢加速,大量“淘寶牌”誕生。第三,網絡電商提供了更為平等的世界,農民和國外廠商得以在同一個平臺開展競爭。
除了多領域的覆蓋,另一些數據也昭示著網商帶來的多元可能。目前,年齡在60歲以上的淘寶用戶已將近10萬人。與年輕用戶相比,他們更多購買保健品、家電、家居用品。而網購人群中,8%是在深夜0點到凌晨6點下單,港澳臺消費者尤其如此。每個月在淘寶網商消費超過5000元的用戶超過100萬。在更多的數據背后,一個多元又極具個性的網商時代呼之欲出。
全產業互動:草根金融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困擾中國經濟發展的難題。進入電子商務時代后,以網絡貸款為代表的新型“草根金融”正以強勁的發展勢頭服務中小企業,甚至在貸款數量和額度上跑贏了傳統銀行。產業內的循環互動由此進一步完善。
究竟有多少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絡融資中心副總經理史一文在論壇上透露,工行目前有50萬小企業客戶,貸款余額9000億元。中國農業銀行小企業融資部副總經理胡涌提供的數字是,目前農行有7萬多法人客戶,其中有6.6萬是中小企業,4.2萬多是小企業,小企業貸款占到貸款總額的60%。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史美樑表示,目前上海農商行的1600億元貸款余額中有865億元給了中小企業,并明確要求50%的貸款要用于支持小企業。
盡管銀行做出了各自的努力,但央行征信系統的歷史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歷史累計獲得過貸款的中小企業有800萬,只占國內4000多萬中小企業的約18%,考慮到這4000多萬只是中小企業靜態的總數,實際能夠獲得貸款的中小企業比例實際上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