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業界,到底有沒有永遠的敵人?360和QQ、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金山和瑞星……這些曾經在各自領域明爭暗斗多時的企業,誰也不敢保證以后他們之間會否有合作的可能,但前提是必須抱有一顆開放的心,雖然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實際做起來很難。
最近國外使用Twitter的用戶發現,在用戶簡介設置頁面里新增了一個按鈕——“將Twitter消息轉發至Facebook”。用戶通過這個按鈕可以更為快捷地建立Twitter和Facebook賬戶關聯,同時將Twitter消息作為狀態更新轉發至Facebook。這個按鈕不僅方便了同時使用Twitter和Facebook兩個平臺發信息的用戶,也標志著這兩大社交網站巨頭鮮有的合作。
眾所周知,社交網站最為核心的競爭力就是在其擁有的這些用戶,用戶之間的交流和關系成為維系用戶的關鍵,而社交網站一直致力于打造的就是讓用戶之間產生更多的交互,以求增加用戶的活躍度和粘度。這種社交網站的特性導致了社交網站對用戶資源的高度敏感,但是現在Twitter和Facebook這兩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卻選擇了讓用戶信息得以同步。本人除了欽佩兩家網站的領導人能夠看清楚時代發展的趨勢之外,更加希望國內的眾多互聯網企業,特別是社交網站之間,也能夠真正領悟到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把自己的開放落到實處。
以目前最火的微博為例,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分別擁有超過2億的用戶,雙方也都早早喊起了開放的口號,但是兩家連最基本的微博接口都沒有開放,這直接導致了用戶在希望發表微博的時候,只能選擇其中一家,要不就要逐個微博重復的發布。本人也是一個微博用戶,也曾經做出過嘗試,希望在新浪、騰訊和網易都建立自己的微博,方便各個平臺的朋友都能夠得到交流,但是實際體驗下來,要想做到同步實在是太難了,雖然用戶所發表的內容是相同的,但是又不得不在每個平臺中重復輸入,這對于用戶的耐心來說可謂是極大的挑戰,大多數用戶最后只能選擇向其中一家折服。
現在新浪微博開始推廣自己的“微游戲”,雖然發展不錯但是得從零做起,而騰訊則擁有中國最為強大的頁面游戲資源,但是微博平臺始終比新浪微博有所欠缺。本人曾經不止一次地想象過,如果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之間能夠互通,那新浪和騰訊的微博用戶,就不再是目前的各自2億了,而是兩家擁有4億的微博用戶,這個龐大的數字無論是在用戶的資源挖掘上,還是在面對華爾街的報表方面,都可以說是極為正面的。至于在應用層面上,新浪的內容資源和騰訊的應用資源又是幾乎完美的組合,這也難怪馬化騰在回答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是否有可能互通的時候,持樂觀態度,而新浪的CEO曹國偉卻顧左右而言他。
開放和合作,必將會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國外的領先者們已經做出了最好的例子,希望有更多的有識之士能夠認清形勢,果斷行動,將開放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