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設計心理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的作者,設計界名宿唐·諾曼(Don Norman)上周五在英國布萊頓dConstruct大會上提出了一個問題:“什么是谷歌?他們賣的是什么?”
這是一個多次被提及的問題,特別是在谷歌的勢力和產品繼續在膨脹的時候。諾曼指出,盡管谷歌看上去很復雜,這個問題的答案卻很簡單。他說:
“他們有很多人,很多服務器,有Android,有Google文檔,他們剛剛還收購了摩托羅拉。很多人會說:‘我們就是用戶,產品就是廣告’。但事實上,廣告主才是用戶,你們才是產品。”
然后諾曼又進一步指出: “谷歌說他們的目標是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識聚集在一個地方,但實際上他們的目標是把世界各國的人民聚集起來,然后把他們賣出去(給廣告主)。”
這種指責并不新鮮:在過去幾年中,“你才是產品”已經成為了指控谷歌、Facebook等公司侵用戶隱私并從中獲利的某種流行用語。這些公司有能力跟蹤我們在網上做的一切。
諾曼也不是突然才開始討厭谷歌的,現今75歲高齡的他以前就常常批評谷歌。他曾發表過一篇著名的論文,聲稱“任何人都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界面,如果它的系統只做一件事情的話”。此外,蘋果這些年來與谷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諾曼作為蘋果的前副總裁,也不是完全的“利益無關者”。
盡管如此,諾曼的意見仍然非常有力。例如諾曼認為,谷歌不懂人性,無法理解像蘋果那樣的產品所引發的真實情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而且他認為谷歌對待情感和人性的做法,是Google+ 實名制崩潰的真正原因。
“他們說,你的真實姓名就是你的駕駛執照、護照和信用卡上的名字,這樣他們能夠追蹤你了。你愿意成為一種產品嗎?“
這種想法顯然讓人感到不舒服,觀眾席里有幾個開發人員曾對諾曼起哄表達不滿。但谷歌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本人也承認過,實名制的本質在于“成為網上身份的經紀人”。
最后,諾曼批評谷歌說它是一臺既需要人類,但又不太喜歡人類的機器(這種批評也已經出現過多次),無論是在其社交網絡、界面,或其他設計元素上,谷歌都“只是貼了一層薄薄的表皮”,往往模仿蘋果的做法又不理解為什么這么做。
諾曼說,“谷歌不了解人性。你有沒有通過電話跟Google的客戶支持人員聊過?他們沒有那種職員。當然,他們會讓你直接到他們的博客上去看,如果你能找到你要找的答案那才叫幸運。他們也會讓你提供反饋。但是他們對你的反饋有什么反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