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1年禮品市場需求分布如下:個人禮品需求3510億元,家庭禮品需求1545億元;團體禮品需求2629億元,其中公司福利站889億元;商務需求1040億元;促銷類占1700億元,市場總額已經逼近8000億元大關。
無疑禮品市場是巨大的,即便是針對B2B也能占到33%左右,那么禮品網站的蛋糕還是足夠大的。為何看不到像京東、淘寶一樣的大品牌禮品網站,他們難道只能游弋在邊緣地帶?
禮品冊正流行:價值不透明 利潤空間更可控
有位朋友給我舉了一個實例:一位居高位的朋友同時收到兩份禮品:一個是市價四五千元的iPhone手機,另一個是價格便宜的文房四寶。盡管這位朋友也用iPhone手機,但他更愛這套筆墨紙硯,因為這位朋友在書法上很有造就。由此可見,禮物不以市場價值作為標準,相對而言,
低價值的個性化禮品更受推崇。
記者翻閱了很多禮品網站,他們多數針對B2B,主打重要節日商務贈送,形式大同小異,主流形式為禮品冊兌換。所謂禮品冊,一般提供多款產品選擇,目的就是為了盡量滿足不同收受者的需求。一份禮品冊面額少則一兩百元,多則五六千元,里面可選的產品種類和檔次搭配多樣。
關于禮品網站的盈利模式,大致可以理解為賺差價。他們出售給采購者的禮品冊一定不會按面值出售,折扣可達到8-9折。而禮品網站去供應鏈采買和定制產品組合時也能拿到更好的價格,讓產品的價值遠低于面值。一個冊子里多種產品也并非價值相等,會有貴賤之分,收受者在兌換時有可能選擇了一款實際價值很便宜但自己卻很需要的產品,所以禮品網站這種不透明的組合方式利潤空間還是很可觀的。
禮品網站:C2C不經濟 B2B成本太高
說到禮品需求的個性化,一個公司如果大批量采購禮品冊發放給很多關系戶,這就沒法控制個性化的問題。即便有禮品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問題,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收受者不需要這些禮品。因此禮品網站芭莎網為此開通了一項特別服務—禮品冊轉積分,允許收受者將禮品冊兌換成積分充回網站,以便購買其他需要的產品,保證送禮方不會白費一片心意。
艾瑞咨詢電子商務分析師蘇會燕認為即便這樣,禮品網站也太難做。如果是個人對個人之間的禮物,線下就可以解決,沒有必要在禮品網站上解決,而且禮品網站所謂的禮品冊價格虛高,不太經濟。
對公送禮,企業會采取定制的方式,比如找其他公司定制,公司統一采購。而個性化禮品這塊需求非常分散,要求禮品網站商品種類必須多,質量要好,配送服務得到位及時等,因此禮品網站開拓業務的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