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動車追尾事故滿月事故調查:暴露出信號系統設計缺陷安監總局請民眾放心 稱調查組將給出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代據新華社電 這是一個不平靜的夏天,動車追尾、客車燃燒、煤礦透水、橋梁坍塌、石化裝置火災……各種事故接連進入人們的視野。
在震驚全國的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一個月之際,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黃毅。
調查組掌握大量證據
記者:7·23事故過去已經一個月了,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正在溫州開展調查工作,我們想知道,這個調查組的職責是什么?他們要做哪些工作?
黃毅: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承擔的主要職責,第一是調查事故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得出經得起檢驗的結論;第二是認定事故責任,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使其依法依規得到追究;第三是總結汲取教訓,提出進一步的整改建議,從而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記者:現在事故的調查進展到了什么程度?
黃毅:調查組按照嚴謹、求實、高效的原則,對事故現場進行了勘測,并模擬事發過程及實驗,采集和分析了原始資料,包括解讀黑匣子,同時還詢問了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了專家論證。由此,調查組已經掌握了大量對事故進行原因分析、責任認定有價值的證據和信息。
通過初步分析發現,這起事故既暴露出信號系統設計上的缺陷,也暴露出應急處置和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可以說,這是一起不該發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重大責任事故。
“社會對調查可以放心”
記者:有人擔心,由于鐵路的設計、建設、運營、維護等環節都是由鐵路部門來主導的,這起事故的調查是否能給公眾一個公正、令人信服的結果?
黃毅:完全可以。這次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的獨立性非常強,事故調查組的成員都是各方面的專家,其中包括兩院院士,他們完全能本著公正、科學、嚴謹的態度,搞好這次事故的調查工作,給社會、給民眾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代。這點可以放心。
記者:7·23事故使公眾產生了一些不安,但我國安全生產的整體形勢究竟如何?
黃毅:客觀來看,經過各方面的努力,我國在連續八年實現事故總量和事故死亡人數雙下降的基礎上,今年以來仍然呈現這種雙下降的態勢。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的一面,尤其是進入下半年,各類事故特別是一些重特大事故出現了反彈的態勢,而且還出現了7·22、7·23兩起特別重大的交通運輸事故。
其實真正的天災很少
記者:7月以來,廣西、貴州等地接連發生了煤礦透水事故,這有汛期雨水較多的客觀因素。但其實汛期每年都有,防治操作規程也比較完備,為什么還會發生事故?
黃毅:這幾起透水事故教訓非常深刻,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缺乏防范意識,沒有認真落實各項安全規定,甚至非法、違法生產。另外,我們確實也還需要加強和完善安全技術手段。
記者:我們能不能說,其實大部分在雨季的水害都不是天災。
黃毅:其實真正的天災很少,基本上都是由于本身工作沒有做到位,沒有認真地執行有關防范水害的規定。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