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著名門戶網站,一個是著名的第三方點評網站,兩者突然爆發的糾紛到底是為什么呢?
網易承認“抓取”數據
根據大眾點評公開的截屏數據顯示:大眾點評通過北上廣三大城市6000家抽樣商戶的數據比對,網易“飯飯”上的商戶數據與大眾點評上的商戶數據(包含推薦菜等大眾點評獨家信息)信息重合度高達97%以上。
大眾點評資深副總裁龍偉表示,這些商戶數據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公開數據。以商戶“推薦菜”為例,大眾點評上的商戶“推薦菜”并不是商戶提供的固定信息,而是從上百個可供選擇的菜中,通過大眾點評超過4200萬活躍用戶投票,用統計學的原理獲得的十幾個推薦菜,是該商戶真正意義上的“推薦菜”,這種極具參考價值的內容,不是任何網站、任何人都能輕易收集、復制出來的,這顯而易見是大眾點評網的知識產權,是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精力的積累。
同時大眾點評網上的商戶數據通過大眾點評獨特的商業模式(即UGC)和技術算法,能夠實現商戶數據實時更新,每年的更新率達30%以上,該項工作具有創新性及獨特性,也被稱為POI(point of interest)數據運營。POI數據在國外已經有了很成熟的保護機制,在授權協議下使用POI數據是合法行為,而不是像網易“飯飯”這樣隨意抓取大眾點評的POI數據。
而網易有道運營副總裁金磊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承認“抓取”了大眾點評的數據,但卻未表示要停止該行為。而恰恰在前不久,只是因為外觀和設計等問題,網易大張旗鼓地公開譴責騰訊公司抄襲其新聞客戶端。
知識產權不容侵犯
移動互聯領域尤其是第三方點評網站業界的糾紛,這并不是第一案例。據悉,此前愛幫網曾經抄襲大眾點評內容,已于去年7月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屬不正當競爭,并被判賠反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法定最高額度,同時被要求立即停止使用所有源自大眾點評網的商戶簡介和用戶點評。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判決中認為,大眾點評網上的商戶簡介和用戶點評,是大眾點評網通過合法途徑吸引用戶注冊、發表或者搜集、整理而來,能為大眾點評網帶來合法利益,反不正當競爭法應當給予保護。這些信息內容被愛幫網未付出勞動、未支出成本、未做出貢獻,卻直接利用技術手段在愛幫網上展示,并以此獲取商業利益。愛幫網的這一經營模式違反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違反公認的商業道德,構成不正當競爭。
據了解,愛幫網抄襲大眾點評的官司前后打了4年,此前由于中國互聯網行業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其間經歷頗多曲折,但大眾點評始終沒有放棄,直至最終勝訴。
“請業界同行一起維護互聯網行業的誠信經營,共同保護具有創新能力且堅持創新的企業,使中國互聯網企業擺脫抄襲國外、抄襲同行的惡劣形象,共同為推動中國互聯網行業走向真正的誠信、創新而做出努力。”大眾點評網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眾點評成立于2003年4月,是全球首個第三方點評網站,比國外同類型網站Yelp還早一年成立。中國互聯網企業完全有自主創新的能力,業界同行不能因為短期利益而破壞中國互聯網的商業生態環境。
違法成本將會上升
對于這起糾紛,北京盛峰律師事務所律師于國富在自己的博客中評價是,大眾點評針對網易抄襲的指控具有法律依據。如前所述,已經有北京市的兩級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確認大眾點評對其內容享有排他性的權利。“網易所謂‘搜索’、‘抓取’的辯解都沒有超出當年愛幫的辯解范圍,愛幫的抗辯理由沒有站住腳,網易沒有理由能夠成功。”
長期關注知識產權糾紛領域的趙占領律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大眾點評指責網易客戶端軟件抓取數據一事和之前愛幫與大眾點評之間的糾紛類似。從法律上看,大眾點評網上面的店鋪等文字、圖片介紹,若是自己原創的,則受版權法保護,未經許可使用屬于版權侵權。“即使不是原創的文字、圖片,也是大眾點評耗費人力、財力收集而來的,對于點評類業務而言,這些數據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直接抓取行為涉嫌不正當競爭,以往的司法判決已經支持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