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門戶網站對微博的投入進入了最火熱的階段。
與去年同期相比,新浪微博在今年一季度投入增加了1400萬美元,并預計全年增加1億美元投資。也就是說,新浪微博今年平均每月投入至少有5000萬元人民幣。新浪的投入還體現在人員增加上,短短兩年時間,新浪微博事業部員工就已有近700人,并有望很快突破千人。
多達6億美元的現金儲備是搜狐的底氣。在多種場合,搜狐首席執行官張朝陽均透露出“不計投入”、“上不封頂”的搜狐微博打造計劃,并親自率隊抓微博。
在網易第二季度財報公布后舉行的電話會議上,網易公司創始人丁磊回答分析師關于微博業務提問時這樣說:“微博的確是一個受很多人喜歡的獲得信息的方式,不管是研發還是市場營銷方面,都會非常重視。”丁磊也親自掛帥做網易微博,他還透露,自己每天都在新浪微博“潛水”。
目前,即使是走在最前列的新浪微博也還停留在投入階段。微博,這個被各大門戶網站視為“金蛋”的互聯網新產品,何時方能開始商業化征程?
騰訊也不遑多讓。借助QQ平臺的巨大人氣,騰訊微博在注冊用戶上迅速追趕新浪微博,并將“微博墻”做到了大大小小會議的主論壇上。
巨大投入必然要以巨大回報作為支撐。但目前,即使是走在最前列的新浪微博,也依舊還停留在投入階段。微博,這個被各大門戶網站視為“金蛋”的互聯網新產品,何時方能開始商業化征程?
投行看好贏利預期
在今年6月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瑞士信貸將新浪微博的估值定為46億美元。9月7日,美國投資銀行派杰發布投資報告,授予新浪股票增持評級,并對新浪微博的贏利前景充滿信心。
派杰在報告中提到:“我們預計,新浪微博2012財年營收將達到6250萬美元,2013財年將增至2.1億美元。”之前,新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曹國偉也曾表示,新浪微博將于2012年實現贏利。
投行對微博的看好建立在看好中國社交網站贏利速度的基礎之上。盡管微博是國外推特(Twitter)的舶來品,但國內的微博早已不僅僅是推特,而是更加中國化、更具媒體屬性及社交價值的中國版推特。簡單地說,國內的微博更像是推特與社交網站臉譜(Facebook)的結合體。
派杰發布的數據顯示,臉譜去年每用戶平均營收為3.70美元;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人人網每用戶平均營收也接近1美元。二者分別是國外、國內社交網站贏利的代表。
一旦正式商業化,擁有更多用戶數的微博贏利速度也可以預期。況且微博用戶數正在飛速上升,今年年初,騰訊和新浪相繼透露的微博注冊用戶數據為1.2億和1億。而新浪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半年后,新浪微博用戶數量已經增至2億。
“鑒于中國其他社交網站的貨幣化速度,我們對新浪微博每用戶平均營收(ARPU)的預期充滿信心。”派杰在投資報告中如是說。
代表未來互聯網趨勢
四大門戶網站,無論哪個都“不差錢”,目前最重要的,還是想方設法吸引更多、更優質的用戶,以在未來的戰斗中獲得勝利。
“社交加本地化加移動(SOLOMO)代表著未來互聯網趨勢。”曹國偉的話逐漸得到證實,而微博也正符合了互聯網SOLOMO的發展趨勢。
就移動性而言,微博自誕生之初就具備移動的屬性。現在,微博應用在各大APP應用市場下載量中位列前茅。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使用手機、平板電腦上微博。
在曹國偉看來,新浪微博是一個社交平臺。他在剛剛結束的數字媒體峰會上說:“微博不僅是媒體平臺,因內容聚合、分享和溝通,產生用戶社交關系平臺,我們可以建立更多娛樂互動平臺、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等。”丁磊和馬化騰也有類似表述。丁磊說:“微博作為一個非常好的SNS(社交網絡)典范,正在改變中國互聯網閱讀和交互的習慣。”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則談到,微博是基于社區,又帶通信及媒體形態的產品。
微博也正逐步向社交屬性轉移。以新浪微博為例,為加強用戶黏性,新浪為名人設置了V認證,為企業設置了藍色的V認證,還為非名人上線了微博達人認證,只要滿足簡單的條件,與手機綁定就可以成為微博達人。
“認證會增強用戶的心理滿足感,也會增加黏性。”新浪微博人員這樣向記者解釋設置各種認證的原因。且認證后用戶并不需要使用本名,可以隨意使用自己的筆名或喜愛的名稱。
新浪微博還在6月23日上線了微博桌面,目前下載量已達到170多萬,這個桌面有點類似于QQ的界面,微博用戶可以使用微博桌面與自己關注的人即時聊天,而不用再登陸微博頁面。業內人士分析,新浪此舉意在將原來的即時通訊用戶轉移到微博平臺。
前不久,新浪微博與上海捷布士共同推出了LBS產品新浪“微領地”,此舉也可看做新浪本地化運營的開端。通過LBS接口,可以使開發者構思出更有意思的本地化應用產品,用戶可以搜索其所在地點如酒吧、演唱會現場、咖啡廳的周邊微博,搜索指定地點周邊的人。
“新浪微博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把微博做大變成一個平臺,從而圍繞這個平臺打造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態體系。”曹國偉這樣說。
商業探索已經開始
盡管各家微博都不談贏利只談投入,但實際上,面對以億計算的巨大用戶數量,微博的商業化已經在實踐中。
2011年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曹國偉首次透露了微博可能存在的六大商業模式,分別是互動精準廣告、社交游戲、實時搜索、無線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以及數字內容收費。
而新浪微博已經開始實施曹國偉的商業模式。比如電子商務平臺,8月26日新浪微博與京東商城“聯姻”,京東商城在新浪微博開辟窗口方便微博用戶直接購物,新浪微博則在首頁為京東商城專門設立廣告鏈接。
社交游戲也已經在微博平臺上線,且目前最受用戶歡迎的微博應用中,游戲類應用排在前列。記者隨意試玩一款化妝類游戲,便發現其中已經具備了道具收費的模式,并且與微博推出的“微幣”直接相連。“微幣”則需通過人民幣購買。
此外,新浪微博正在進行大規模改版,改版后的微博首頁將有更多廣告位出現,也更具備社交屬性。新浪微博人員告訴記者,之后還會推出根據用戶需求定制的特色服務,就如同現有的QQ空間一般,用戶可以購買道具裝飾自己的“房間”。“每個人都希望有展示自己的空間。”他這樣說。
而這一切,必然會是小心翼翼的,每一步都要再三思索用戶的反應。對于四大門戶網站,無論哪個現在都是“不差錢”,他們還有足夠多的時間去等待贏利時機。而目前最重要的,還是想方設法吸引更多、更優質的用戶,以在未來的戰斗中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