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電子商務,我們通常會很狹義地想到“網絡購物”,然后想到B2B、B2C、C2C等這些模式,我們還可以簡單地看,B2B是企業對企業,B2C是商家對個人,C2C是個人對個人,似乎這就構成了電子商務的全部。坦白的說,我一直關注電子商務,但往往更多思考的也是這些模式。直到這次百度世界,聽了百度電子商務掌門人蔡虎的演講,才茅塞大開。從蔡虎的演講中可以,傳統的電子商務在被歸結為這幾種模式的時候,就不自覺地走進了自設的藩籬。
回歸電子商務的本質,我們可以看到,電子商務只不過是解決用戶需求的一種方式。如果說B2B網站是貿易站,B2C是商城,C2C是自由市場,那么,就像消費者是生活在一個各種形式都存在的城市里一樣,我們絕對需要一種更方便的形式或者更綜合的平臺,需要不拘一格地來解決消費者“去哪里,買什么”的需求。
在有啊平臺啟動的現場,我們看到百度的一組數據。據百度對每天7億次網民提交的檢索行為的調研發現,其中有4成以上與生活消費有關,除了“商品信息”,也包括與網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服務信息”,諸如婚嫁、母嬰、培訓、家政、休閑等等,也就是說,網民們不僅有“買商品”的需求,還有“買服務”的需求。顯然,傳統的C2C網站淘寶、拍拍、易趣等,B2C網站卓越、京東商城,甚至B2B網站,都無法完全解決這雙“買”的需求。也正因此,網民有“買”的需求的時候,才會求助于百度、Google這樣的搜索平臺,期望通過搜索來更好地獲得答案,解決問題。
看來,現在互聯網是需要從需求出發,超越了“網絡購物”局限,回歸電子商務應有的本質的時候了。蔡虎提到,一個電子商務平臺應該滿足下面兩個要求:一是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生活導航,提供生活消費及商品信息的獲取、篩選、交流、決策乃至交易等各方面的服務;二是能夠為商家提供立體效果營銷,將經過甄選的優質商戶及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推廣信息,精準地推送給消費者。可以擔當這樣重任的,應是基于搜索的電子商務平臺,或者是能夠提供較發達搜索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據聞,既做搜索又做電子商務的百度,在‘框計算’理念的指導下,已經開始將電子商務與百度搜索深度整合,即將上線的有啊生活推廣平臺,以求將“網絡購物”拓展到了整個生活消費領域。
應該說,現在是電子商務網站向縱深發展,打造“泛電子商務”的平臺的好時機。首先是因為有龐大的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做支撐。據有關資料,僅僅是網絡購物市場,即便是網絡購物最發達的美國、韓國等國家,其總交易額與社會零售商品交易額相比,也最多占到10%左右。我國是2%。其次,“買服務”還有待開拓,而且前途無量。來自百度對每天超過7億次的檢索請求的分析發現,在網民查詢的與生活消費相關的關鍵詞中,“商品信息”占30%, “生活服務信息”占70%。激活旺盛的生活消費需求,是一片新的藍海,誰會在在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占據先機呢?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