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架構師王堅博士在第八屆網商大會上接受TechWeb采訪時稱,阿里云其實是由兩年的公司三年的人在做五年前就想好的事情。
王堅稱,阿里云成立公司實際上才兩年時間,但是人才從三年前就開始聚集和準備,對阿里云的思考從五年前就有做,而網站兩個月前才上線。
之所以這樣大費周章,王堅解釋,這和阿里云對這件事情的理解有關:“我們的服務都可以用互聯網方式提供給客戶的時候才是真正可以上線”。
王堅笑稱,由于沒有網站遲遲才上線,應聘者來應聘之前在網絡上搜索不到,阿里云曾一度被應聘者當作皮包公司。
王堅在回答TechWeb問題時還稱,阿里云做輸入法、瀏覽器、地圖,這些產品并不像搜狗輸入法等獨立產品一樣為大眾熟悉,是因為阿里云做這些產品不是為了出名做的,而是為了對客戶負責:“今天你如果發布一個系統不帶地圖、輸入法是不完整的。如果用戶更喜歡別人的,我們非常希望別人去做的。每一個手機廠家拿到這個系統以后,還要幫他做一個輸入法,每一個人體驗不一樣,站到我們角度,我們把它叫做最基本的服務,最基本的東西還是要有的,用戶最后選擇用什么,站在我們角度為了占有市場。就像買車一樣,為什么車會有裝修行業,也是這個道理,不能說買一個車沒有座椅不完整,我們關系就是這樣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