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紛紛指出,電商大戰就是一場鬧劇,三大電商企業都是騙子。另外,一淘網也存在部分數據失實的問題。
昨天,京東商城用官方微博小號“發布京東”向消費者致歉,承認“沒有實現對消費者零毛利的承諾”,沒有實現“所有大家電產品在同一時間點全部比競爭對手低”的承諾
蘇寧則稱,積極配合國家發改委的調研,總體來看,蘇寧基本履行了促銷承諾,但促銷中也存在管理瑕疵,公司會積極調整。
此前主動參戰的國美,沒有對媒體給予任何回應。
北京商報認為,承認在價格戰中未完全履行降價承諾,無疑有損苦苦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
據了解,發改委將對三家電商的欺詐行為依法懲處,但目前還未有具體結論及罰款數額。如果此次電商價格大戰被認定為價格欺詐,那么依據2010年修訂實施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第七條規定,外界認為,幾家電商企業可能最終的罰款額度在幾十萬元。
廣州日報認為,“價格欺詐交了一些罰金,但如此帶來的廣告效應和流量增長,效果不可估量呀!”
或許電商大佬們在發動這場促銷戰之前,早已對利弊了然于胸。一場幾乎是零成本的口水戰,獲得了消費者、供應商、投資者的強烈關注,對于一家早已打好算盤,又不注重自身誠信的企業來說,損失一點誠信、一點罰金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