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的對面只有一張透明茶幾和一組沙發,茶幾的第二層擺放著一個小米手機紙盒,周鴻祎說,這臺小米手機是他自己買的,要看看小米手機究竟怎樣。茶幾上擺放著一個很久遠的QQ企鵝,上面印著“OICQ”,這是奇虎360上市一周年時朋友送他的。
7月下旬,國外財經網站Seek-ing Alpha發布的一篇文章質疑了奇虎360聯運游戲過高的ARPU值,這是奇虎360在上市之后被第九次質疑。7月初,Anonymous Analytics(匿名分析)質疑奇虎360的流量不真實——在中國概念股中,只有奇虎360有這樣的“待遇”。
盡管從沒有安裝comScore的插件就推導出奇虎360“流量造假”的邏輯并不盡善盡美,盡管Seeking Alpha的質疑在“i美股”網站上被罵得狗血淋頭,但這都讓奇虎360的盈利模式和發展前景越來越顯得如在霧中。
面對種種質疑,周鴻祎試圖從各個方面闡釋奇虎360和他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并不神秘,也不簡單。
復雜的故事
奇虎被九次質疑跟這家公司給美國投資人講的故事太過復雜有關。在上市之前,周鴻祎給美國機構們講的是“繼除了新聞、搜索、電子商務外,互聯網下一個必須的big thing是安全”的故事。
那個時候,他給投資人描繪的是“安全軟件”的價值,在面對很多投資人無法給奇虎360定估值的問題上,周鴻祎給出的建議是:參照騰訊QQ。當然,騰訊是個平臺,周鴻祎也給出了這樣的概念:奇虎的三大平臺,包括團購、游戲和桌面應用APP平臺。
但是奇虎的財務報表上主要收入來自于“廣告”——在美國投資人的頭腦中,廣告的代表公司是雅虎,其收入的多少將根據點擊量發生變化。
不過奇虎并不是簡單雅虎模式的“廣告”。奇虎主要是靠免費的殺毒軟件占據用戶電腦,然后通過360安全瀏覽器帶動網址導航站變現——奇虎CFO徐祚立在2012年2月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曾透露,大約有50%的瀏覽器用戶會直接使用360網址導航作為首頁。而奇虎給哪個網站帶去流量就從該網站得到推廣費。
360安全網址導航的價格是按位置付費,并非單純按照流量結算,例如每個季度某個鏈接的位置多少錢,但是如果給這個網站帶去的流量上漲很快,那么下個季度這個鏈接就會漲價。
此外,把游戲推薦給用戶也是奇虎另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賺錢途徑。
周鴻祎自己的概括是,奇虎其實就兩個收入來源,都是基于瀏覽器的。一個是瀏覽器里的導航和搜索的流量,再一個就是瀏覽器里推薦網頁游戲。開放平臺的收入最后也是歸結為這兩個模式,因為也是為合作伙伴輸送流量。
業績的飛漲
難怪做空機構會盯上奇虎360,這家公司的業績突飛猛進。2012年Q1奇虎360的收入達到6927.6萬美元,已經達到2011年總收入的41.27%。
這些收入上漲多半來自網址站的漲價。
360導航頁的價格從去年開始一直都在漲,重要位置鏈接目前從70萬到100萬不等,百度的導航網址(好123)則更高,價格大約在100萬以上,而且每個季度都會調整,在去年價格上漲得最兇,幾乎上漲了五成,主要因為電子商務網站為了獲取用戶互相抬價。
360網址跟百度hao123的轉化率不相上下,但百度導航的流量更大,因此價格更高。電子商務網站錢緊的時候,有的買不起百度的hao123,就優先購買奇虎360的網址導航,而放棄其他小的導航網址站。
奇虎的360網址導航和百度的hao123網址導航都是2011年不斷高漲的電子商務泡沫的受益者。電商網站目前大都處于“燒錢”階段。這些錢多轉交給了網址站和搜索引擎,互相爭搶用戶資源的惡性競爭導致了這些電子商務公司成本不斷飛漲。
奇虎360的“一區”(最上面的名站導航區域)在2010年大約10萬元一個鏈接,2011年初有的就漲到了接近100萬元,到了年中大部分就改成了競價模式。百度hao123早就是競價模式,因此某些行業的名站導航鏈接一個價格甚至賣到了200萬到300萬元。
也正是這一年,360的網址站憑借安全軟件和瀏覽器的帶動很快從其他小的網址站中殺出,差距與百度收購的hao123縮小,整個網址導航站領域的份額也逐步集中到百度和奇虎兩家。2011年12月,還出現過“汽車之家”無法承受網址站的漲價而告知用戶:從2012年1月起不再購買導航網站的網址位置。不過現在“汽車之家”還出現在奇虎導航頁的重要位置。
是的,在過去的兩三年中,逐季漲價的網址站帶來一個IP的成本,已經從一兩分翻漲近百倍到了最高幾毛一個點擊。
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奇虎360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財報。
特供機的“使命”
價格不可能無限上漲,導航頁的位置也是有限的。
不過周鴻祎認為,現在談奇虎的天花板還太早,因為奇虎已經做了三件事:個性化首頁,即瀏覽器根據不同人的瀏覽習慣給出不同的推薦,所有人看到的不再是同一個頁;垂直入口,包括電商、視頻等等,垂直化可以讓用戶不再像以前一樣,點擊一個鏈接就離開了導航頁,用戶在導航頁上停留的時間會越來越長;第三,奇虎會根據瀏覽器搜集到的用戶的瀏覽習慣,在用戶瀏覽一個頁面時在旁邊給其推薦其他頁面。
已經看到PC互聯網用戶數天花板的周鴻祎,最擔心的是無線互聯網對有線互聯網的顛覆,奇虎360或者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無法在手機上復制PC時代的輝煌。
是的,奇虎360一切商業模式的基礎是360安全,如果殺毒軟件無法有效進入智能手機,那么就無法帶動瀏覽器,也就無法帶動網址導航站,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一切商業模式都是虛談。而現實是,蘋果和微軟的操作系統太過封閉,奇虎360以及任何一家安全廠商都很難滲透進去,只有安卓是唯一的出路。
當然,周鴻祎并不完全同意這樣的說法,他表示這樣的看法太過“狹隘”。
很多移動互聯網業者都認為,奇虎360做手機的真正目的是在于“阻止別人進入”——由于和廠商合作,360安全軟件可以獲取手機控制的最高權限Root權,這樣就可以卸載掉其他公司的產品。而沒有Root權的安全軟件是做不到這一點的,要少做很多事。
周鴻祎對這種觀點進行了駁斥。他表示,360特供機里的360客戶端產品用戶都可以自由卸載,否則用戶會有挫敗感。現在他自己關心的只有兩件事,一個是用戶的感受,只要與這一條相違背的,在奇虎360公司內部都無法通過,另一個就是國外的新奇特公司和模式。而360現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開放,而絕不是阻止別的應用,否則用戶也不答應。
賽迪顧問通信產業研究中心7月底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中國手機安全市場活躍用戶達到1.8億,依據活躍用戶比重,360占據了約七成的市場份額,用戶規模超過1.2億。
沒有安全感的周
在外界看來,周鴻祎是個彪悍的人,敢跟任何人對戰,但周鴻祎卻稱自己從來沒有安全感,不過他認為這是企業家前進的動力。而在實施開放戰略后他的安全感倒多了一些,這與上市與否沒有關系,而是在于開放之后在行業里的朋友多了。
周鴻祎從來不擔心奇虎360如何掙錢,因為360已經有超過4億用戶,奇虎360可以想各種方法把這些用戶套現。
周鴻祎真正擔心的是無線互聯網市場。因為當人們都用無線上網時,行為會發生變化,上網地點和時間會發生變化,頻率會發生變化。這時候很多PC上的商業模式可能就不一定會存在。
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宜搜CEO汪溪就曾經表示,在無線互聯網領域大公司并不那么容易復制其在PC互聯網里的優勢,因為無線互聯網領域的用戶太過復雜,市場會被分割得非常細。這也是為什么至今宜搜能夠在手機上保持第二大搜索引擎位置的原因。
周鴻祎坦承,他擔心的是無線互聯網對整個有線互聯網的一個顛覆。周認為騰訊是唯一一家拿到了一張門票的公司,因為做成了微信。
事實上即便現在已經聲稱擁有了4億用戶,周鴻祎仍然“沒有安全感”,而他的安全感不會來自于“過億用戶數”,而是要看奇虎是否能在無線互聯網領域有一個殺手級應用,并且有很堅定的用戶基礎。他認為360安全衛士跟微信比“還是缺點交互性”。作為一個安全軟件來說,它跟用戶的交互是有限的,沒有微信那么高。
用周鴻祎的話說,倒是開放之后他感受到了更多的“安全感”。他把開放平臺看成是一種“哲學”。就是說,奇虎有入口,有用戶,有流量,要把它分出去。騰訊是自產自銷,奇虎則是除了做那些最基礎的東西,其他東西基本上都是跟別人合作。
事實上,坊間一直在流傳奇虎360肯定會推出搜索,這是否意味著奇虎360的下一仗對手將是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