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不久,騰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架構重組。從重組方案中可以看到,在騰訊企業版圖內,企業發展、互動娛樂、社交網絡、網媒、移動互聯、電商六大營運觸角的模塊已清晰顯現。那么,金融資訊行業會在未來的哪一個位置呢?
互聯網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最大屬性就是強大的滲透性。而金融業和互聯網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互聯網和金融業都能夠很好地整合資源,產生新的商業模式。騰訊公司之所以會不斷地進軍新領域,與騰訊公司強烈的危機感有關。雖然騰訊公司擁有7億多用戶,市值在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但是面臨著很多的挑戰,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把握互聯網趨勢的機遇,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增值服務。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不斷普及,互聯網在中國的主流消費人群在不斷發生變化。隨著作為互聯網主要消費人群的“80后”逐漸成為社會中流砥柱,這類人需要更多的商務服務和人際增值效應的服務,互聯網的需求將從娛樂轉向商務。
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理財的需要,金融行業以及其中的金融資訊行業有著廣闊的空間,騰訊公司完全有潛力能夠進入金融行業。由于金融行業作為資金融通的中介,對信息的掌握和分析能力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而騰訊公司掌握的7億多客戶能夠提供廣闊的信息基礎。有國外的調查表明,微博反映出的心理情緒信息是股市行情重要的風向標之一。而騰訊擁有的海量客戶能夠降低用戶的門檻,為用戶提供商務和理財工具。目前金融資訊軟件還是一個相對專業的工具,騰訊如果能夠提供這個服務,通過自己的社交關系鏈和金融資訊軟件對接,為用戶提供一個溝通平臺,金融資訊就能夠成為增加消費者黏性的重要方式。
但是在騰訊最新開始的機構重組中,我們并沒有看到金融資訊行業部門的影子。金融資訊行業在目前已經有幾大巨頭的情況下,必須要進過一段耕耘期難以產生效益,如何能夠將資源有效地投入這個部門是一個大問題。因此,騰訊要明確投資重點,重點瞄準能夠改變未來收入結構的電子商務、金融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