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電子商務爭奪銷售業績,位居行業前列的B2C電商在本月初掀起了史上“最猛”價格戰。一時之間成為了業界焦點。據悉,參戰的電商推出低價商品在給消費者帶來實惠的同時,配送環節頻繁出錯,商品貨不對板以及退換貨難暴露了企業的后臺危機。
據悉,各家電商的低價品大面積缺貨,服務質量在價格戰期間也出現嚴重質量縮水等問題。據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商品配送中出現的顏色不符、贈品遺漏等問題進行了統計。在選取的6種促銷品中,記者取其各自最新的100條評論,通過篩選后發現,涉及缺少贈品問題的共有37條;商品顏色不符的共有10條;發錯貨物的則在6種商品中各出現了一次。”
另外,“還有部分消費者表示,收到快件后,發現里面的貨品是與其選購時類似的商品,有的甚至是毫無關聯的其他商品。”
業內人士評論稱,電商企業出現這種差錯的原因主要有兩種,第一,商家在發貨時將貨物弄混,導致配送出現差錯;第二,是由于庫存不足,但商家又不想失去客戶,因此只能選擇用類似的商品代替。“如果恰好該用戶不太較真或覺得退換貨太麻煩,這種“差錯”也許就能蒙混過關;如果用戶非要之前訂購的產品,商家只能將
實情告訴客戶,為其辦理退貨手續。”